Page 12 - 石油通訊104年3月號763期
P. 12

汙染變黑金
      -二氧化碳注氣增產技術

永續發展 黃乙倫/探採研究所

為提升油氣自給率,本公司近年來除加強進行國                 ▲圖 1. 場址篩選評估流程
           內外油氣探勘外,亦積極從事延長既有油氣田
  生產年限、增加油氣產量與改善採收率之相關研究。             二、讓黑箱變透明-地質模型建立
  在石油工業,針對某些已瀕臨生產耗竭的油氣田,注
  入特定流體以增產油氣,為提高油氣採收的傳統技                 選定注儲場址後,再進一步評估地底下的油氣層有
  術,一般稱之為強化採油/氣技術(Enhanced Oil /      多少空間可以存放油氣?而它的深度有多深、範圍又
  Gas Recovery, EOR / EGR)。注入的流體需視油氣  有多廣?所幸,本公司在歷經多年的探勘、鑽井、生
  田特性以及取得成本與難易程度而定,而二氧化碳為             產等作業中,已建立了許多寶貴的技術資料,例如:
  最慣用的注入材料之一,這項技術已成熟發展近半世             石油地質、震波測勘、電測、岩屑與岩心等,而透過
  紀,在增產油氣的同時,亦可作為二氧化碳減量之手             電腦軟體整合上述資訊,可建構出三維體積地質模型
  段,即所謂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                   (見圖 2),藉此確切掌握地下形貌、構造範圍與岩
                                      石物性等資料,並作為後續注儲模擬之基礎。
     本公司自 2002 年即開始投入二氧化碳注氣增產技
  術研究,迄今已完成了 17 項相關研究計畫,逐步建           三、碳從哪裡去,油從哪裡來-注儲模擬
  立相關核心技術,包括場址篩選評估、地質模型建
  立、注儲模擬、注氣流程規劃及監測技術等。各項技                有了三維地質模型之後,緊接著需要知道的是油
  術簡單說明如下:                            氣層的空間中存放了哪些東西,是油?是氣?是水?
                                      抑或是三者兼具?因為對於油氣層空間與流體性質有
  一、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場址篩選評估                更深入的瞭解,我們才能評估後續注氣與增產的效
                                      益。完整的注儲模擬流程係基於前述三維地質模型
     執行二氧化碳注氣增產計畫,首要之務,為尋覓適           (見圖 3),並整合油氣層流體資料,建構出油氣層
  合執行這項工作之油氣田,因此需先蒐集與分析各候             動態模型。此外,並須藉由產量與壓力資料之歷史調
  選場址之地質、地物、鑽井與生產等資料,瞭解其背             諧(History Match),以驗證模式之正確性,接著方
  景與環境資訊,再以「義大利國旗法」對候選場址進
  行排序,其中,綠色代表有利計畫執行、白色代表不
  確定或未知、紅色代表不利計畫執行,因此綠色比例
  越高,顯示對此場址之掌握度越高,且有越多有利的
  證據證明此場址之封存潛力。透過上述方法可篩檢出
  最具增產潛力且風險最低之油氣構造(見圖 1)。

10 763 CPC Monthly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