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石油通訊104年4月號764期
P. 33
提出「一帶一路」之背景 區,發展上海(含寧波舟山)及泉州湄洲灣之國
際中轉港,帶動區域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中
1、因應國內過剩產能,2008 年國際金融海嘯 心發展。
爆發,大陸迅速推出 4 兆救市措施,在政策支
持下,許多行業產能迅速擴張。然 2011 年下半 5、拓展新的對外通路,大陸近年積極開展與
年起,受國內外環境變化,大陸經濟成長速度放 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國家之公路及鐵路連接,現
緩,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都出現嚴重的產能過 已開通 13 條主要公路及 8 條鐵路。另油氣管道、
剩。因此,總理李克強提出裝備製造業「走出 跨界橋樑、輸電線路、光纖傳輸等基礎設施建設
去」;「一帶一路」擬利用雄厚外匯儲備,投資 也取得具體成果。「一帶一路」將進一步拓展與
沿線國家基礎建設,向西開闢新的經濟帶,協助 亞洲及歐洲國家的全新通航及通商通路。
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問題。
6、加強戰略縱深開拓,過去大陸工業發展和
2、獲取必要能礦資源,隨著經濟發展,大陸 基礎設施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擬通過「一帶一
對國外能源礦產之進口依存度日益增加。「一帶 路」加速中西部地區開發,強化國家安全及整體
一路」新增陸路進口通道,同時透過與資源國家 發展。
合作,更加確保能源之供應無虞。
亞投行及絲路基金支援
3、拉動經濟持續增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
「一帶一路」擬以投資帶動相關產業增長,穩定 因應「一帶一路」建設所需的龐大資金,大
國內經濟發展,並提供沿邊省市對外開放機會, 陸發起成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也為東部各省提供經濟轉型契機。「一帶一路」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2014 年 10 月
沿線國家總人口約 44 億,占全球 63%。目前大 24 日在北京舉行籌建銀行備忘錄簽約儀式上,
陸對「一帶一路」周邊 60 多個國家的投資,占 共有 20 多個國家簽署。該銀行資本額 1,000 億
對外投資總額 17%左右,而吸收這些國家的投 美元,大陸允諾出資 50%以上。同年 11 月 8 日,
資額僅占大陸吸收外資總額 7%,尚有很大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宣布大陸另將出資 400 億
空間。投資沿線國家之運輸、港口、管道、發電、 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用來構建連接中亞和南
環保建設,及開發能源、消費、旅遊將帶來巨大 亞之公路、鐵路、通訊、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
投資及貿易機會。 及發展相關產業。「絲路基金」主要來自外匯儲
備(65%)、中國進出口銀行(15%)、中國投
4、掌握區域貿易主導權,2014 年大陸主辦 資有限責任公司(15%)及國家開發銀行(5%)。
APEC 年會,力推亞太自由貿易區及「一帶一 2015 年 2 月,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
路」,意圖抗衡美國主導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 宣布「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始運作,
議(TPP)及跨大西洋交易夥伴談判(TTIP), 首期資本 100 億美元已經到位。沿線省市亦將
奠定在區域經濟之核心地位。如借重上海自貿 另行籌畫地方絲路基金。
2015 年 4 月號 新聞廣場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