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CPC Monthly No753
        P. 18
     
       	            ▲提煉花生油之設備。                                    ▲嘉義溶劑廠員工福利會所轄農田正在插秧。            ▲舊行政辦公室(今之中山大樓)。                              ▲嘉義溶劑廠成立嘉溶棒球隊。            酵溶劑之製造乃不得不由時做時停而至完全                           工們甚至還成立了嘉溶棒球隊。            停工。民國46年嘉義溶劑廠附設之榨油工                                                          組織變遷            場,一年可壓榨花生仁1萬2,000噸,所榨製            之花生油及花生仁餅,用以調節國內食用油                             民國61年9月1日,本公司精簡組織進行裁            料及肥料之供應。民國48年芳溶工場完工,                          併,將原製造及工務2組合併,改隸成高雄煉            嘉義溶劑廠乃開始生產各項石油溶劑。                             油廠嘉義分廠(其後改名高雄煉油總廠),              石油溶劑生產後,溶劑廠內完成國內第一                          餘各部門與原員工訓練中心合併為研究及訓            套以溶劑方法連續操作提煉花生油之設備,                           練中心。            因開工後引起民間榨油坊的恐慌,透過省議                             民國66年11月撤銷研究及訓練中心,成立            會向公司抗議「與民爭利」而停產。民間榨                           「煉製研究中心」,78年7月改稱為「煉製            油廠商已明瞭需藉助科技方法來生產花生                            研究所」;隸屬於高雄煉油廠之嘉義分廠,            油,嘉義溶劑廠因而打開銷售提煉花生油之                           亦於80年4月改隸煉製研究所。            溶劑—「正己烷」商機。                                                          厚植生物科技,開創大未來              而早期嘉義溶劑廠的員工福利會還設置            有農場工,他們需配合福利會當時的營運業                             嘉義溶劑廠生產醱酵溶劑時期,因原料供            務,自行耕作稻田至收割成品以備販售。員                           應不穩定,需隨當時情況調整,每一次改用            16       753 CPC Month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