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CPC Monthly No753
        P. 16
     
       	             專題     煉研所時光隧道             報導                    —從嘉義溶劑廠到煉研中心                    翁美貞/煉製研究所              引領中油研究發展方向的煉製研究所,其            前身成立於民國36年5月,當時編制為「嘉            義溶劑廠」,經過多次蛻變,民國78年7月            正式更名為「煉製研究所」。孕育了無數的            海內外研發菁英,記錄了油人經年累月的奮            鬥史,匯集成一條歷史的長河不間斷的流向            未來,我輩油人也將繼承老油人的足跡,及            時烙下屬於我們的印記;藉由邀請油人前輩            口述過往或查考文獻紀錄,隨著泛黃的老照            片,重回煉研所之時光隧道。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嘉義化學工場全            日治時期的拓殖株式會社                                      景。(民國28年5月14日)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嘉義化學工場,創立於            民國27年10月,利用嘉南地區盛產之番薯為                         拓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以製酒精供汽車燃料            原料,經醱酵生產酒精、丙酮及丁醇,民國                           所需,因生產之酒精被視為飛機重要燃料,            28年6月28日第一批產品問市,民國32年3                        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工廠及部分設            月與日本麥酒株式會社合資經營,改組為臺                           備遭盟軍飛機炸毀,致全部停工。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嘉義化學工場時期以牛車搬運第一                         ▲民國34年4月3日臺拓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時期,因生         批產品出廠。(民國28年6月28日)                               產之酒精被視為飛機重要燃料,遭盟機炸毀。            14       753 CPC Month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