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油樂台灣
愛玩咖
獅球嶺 台灣首建隧道
若要為基隆尋找一個現代化的起點,獅球嶺隧道或許是這個故事的序章。早期這裡是漳州與泉
州人的地盤分界,械鬥極為嚴重,許多羅漢腳和抵禦西班牙人的原住民安息於此,由附近「老大公
廟」可見端倪。也因台灣先民反抗,清朝興建縱貫鐵路時總選擇人煙稀少的地點,獅球嶺隧道
1888
年動工、
1890
年完工,身為台灣第一條鐵路隧道,僅短短
200
多公尺,卻深邃展現了當時台灣巡撫劉
銘傳的意志。
帶著富國強兵的理想,劉銘傳是清朝自強運動的重要推手,當時他偷偷帶著原要在中國使用、
卻因故而沒有鋪設的鐵軌,想在台灣建立工業化起步的典範。即使缺乏現代探勘技術與爆破技巧,
獅球嶺隧道的挖掘大量仰賴人工,至今仍可看出對接不精準的施工痕跡;但劉銘傳對台灣的熱情與
理想,從找了許多外國顧問來協助可見一斑。
隨著日本人到來,獅球嶺隧道和獅球嶺砲台漸被遺忘,捲入歷史洪流,直至
2003
年才完成修復
與整頓,重現世人面前。此時周邊已被新建公寓平房佔滿,前往隧道的途徑又再度模糊了起來,跟
著
GPS
的引導尋來隧道口前,是一種對於歷史的追念,也是對無常的致敬。
深澳線 礦業往昔輝煌
獅球嶺隧道是清領時期鐵道代表,那麼深澳線則是日據時期的重要主角。為將金瓜石礦產運往
日本,他們興建了這條將礦源與海港相連的「一條龍」鐵道,能立即將礦砂直送到和平島的礦砂裝
船工廠。同時這條鐵路也成為金瓜石居民往返基隆的重要交通途徑,得了「金瓜石線」的美名。
▲
獅球嶺隧道是劉銘傳時期開鑿的鐵路隧道,開鑿過程耗費大量人力,
相當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