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證台灣近代發展的老迪化,數十年前曾規劃拓寬路
幅、改善交通以增進消費人潮,但另一派居民則呼籲保護老古
蹟與房舍,進而抵制。最終拓寬計畫作罷,但也於
1995
年找
到新出路,在
1996
農曆年首度推出「年貨大街」。當時店家
使出渾身解數、百家爭鳴,讓迪化年貨大街的名號在全台快速
竄紅;之於現今歷久不衰,更是大稻埕的代名詞。
日據時期迪化街已相當繁榮,不僅身為大稻埕要道,更是
絲綢、陶瓷、中藥、糖、稻米、樟腦等貨物進出口的貿易集散
地,十分重要。如今雖已褪去舊時貿易大港光環,但身懷絕技
的店家們已生根於此,民眾也習慣攜家帶眷採買,與迪化街有
著親切的呼吸。尤其農曆年前夕熱鬧非凡,沒來一趟迪化街辦
年貨,這新年似乎就少了一味!
漫步迪化街,以聽覺感受那人聲鼎沸、用視覺走讀那今
昔交錯,更可在嗅覺上得到不同以往的驚喜。櫛比鱗次的南北
貨,中藥材、糖點、百貨店家散發出的幽香與鮮甜,讓人不傾
心都難!除各色古早點心、南北雜貨、茶米油鹽,民生西路口
一帶店家,門前擺更滿了鮑魚、中藥材、烏魚子等;打上燈光烘
托其鮮美迷人,無論視覺、嗅覺都挑動著消費者的味蕾。
仔細觀察,會發現來自日本的觀光客不少,許多店家早在
招牌上標註了日文假名,如「
からすみ
.烏魚子」讓遠道而來的
旅人們倍感親切;此外熱情的老闆們也提供試吃服務,甚至學習
英、日文增進服務品質,使迪化街的南北貨不僅揚名國際,連結
傳統食材與當代生活,更是整個老台北的精緻縮影!
文/盧逸峰 圖/盧逸峰、吳志學
擁抱城市的酸甜苦辣
迪化街
─南北貨
遊賞餐桌
品風土
19
▲
各式糖點讓人逢年過節必訪迪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