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陸域油氣產況
2015
年完成屏東平原中段二維震測
75
公里、鳳山
泥貫構造重力精測
966
點、地質調查
66
平方公里;修
井
3
口。現有
35
口可生產油氣井分布於鐵砧山、青草湖、
錦水、出磺坑、官田等礦區,
2015
年生產天然氣
3.7
億
立方公尺與凝結油
9,500
公秉。
臺灣海域油氣產況
為分擔探勘風險並引進深水探勘技術,中油公司與
加拿大哈斯基能源國際公司合作,於臺南盆地深水礦區
進行探勘。完成
5,154
公里二維震測解釋及綜合評估,
其中
4
個探勘遠景區(
Lead
)較具潛能,續利用重合
前深度移位(
PSDM
)結果進一步評估中。
2015
年
12
月,哈斯基能源國際公司歸還合約區
25
%面積,進入
第二探勘期。
海峽兩岸潛能評估
台潮石油合約區完成東南工區
2,196
平方公里三維
震測解釋及綜合評估,預計將擇定最具潛能之井位進行
鑽井。另為配合政府政策,中油與臺灣大學、成功大學
共同承攬經濟部礦務局之東海與南海礦區石油與天然氣
資源潛能評估。
國外礦區油氣產況
2015
年底,中油公司與國際油公司在全球
8
個國家、
計
25
處礦區
(
註
1)
合作探採,總計生產井
1,152
口。本年
度完成鑽井
78
口、修井
83
口;同時於厄瓜多、印尼、尼
日、美國等國家的
15
個生產礦區共分得原油
534.2
萬桶、
天然氣
3.0
億立方公尺。這些生產包括傳統油氣及非傳統
油氣(重油、緻密氣等),並運用超低壓增產及相關之激
勵增產技術,以期能取得質量兼具的能源來源。
註
1
:截至
2016
年
5
月底,減為
24
處礦區
9
上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