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CPC 台灣中油年報 - page 15

一貫煉製作業 日煉能 72 萬桶
中油現有高雄、桃園及大林等
3
座煉油廠,合計原油日
煉能
72
萬桶。其中,高雄煉油廠歷史最久,且製程複雜、
設施完整,為頗具規模的一貫作業石油煉製及石化生產
廠,可日煉
22
萬桶原油。大林煉油廠於
1996
年脫離原
高雄煉油總廠而獨立,設有
4
座外海卸油浮筒及大、小
碼頭以供卸收進口原油與裝運出口油品,可日煉
30
萬桶
原油。桃園煉油廠成立於
1976
年,經完成去瓶頸工程
及增建第
2
座蒸餾工場後,目前原油煉能為每日
20
桶。中油
2013
年油品產量總計汽油
10,151
千公秉、航
空燃油
1,960
千公秉、柴油
6,554
千公秉、燃料油
4,100
千公秉、液化石油氣
493
千公噸。
改善煉製設備 提升油品質量
鑒於台灣地區民眾對環境與生活品質之要求日益嚴格,對油品之需求愈趨多元,中油為改善油品
品質及提升產品產值,近年來陸續興建完成多座煉製設備,如重組工場、異構化工場、第三戊基
甲基醚、柴油加氫脫硫工場、航空燃油處理、正烷烴裝置、烷化、重油轉化、汽油加氫脫硫等,
以提供國人更佳油品,並提高生產效益。
而為因應環保署公告至
2011
年汽、柴油之硫含量降至
10ppmw
以下,芳香烴含量降至
35vol
%以
下,汽油之烯烴含量降至
18vol
%以下,中油先後於
2008
年完成桃園廠興建日煉
3
萬桶裂解汽油
加氫脫硫工場、
2009
年大林廠興建日煉
2
萬桶裂解汽油加氫脫硫工場、
2010
年大林廠興建日煉
4
萬桶柴油加氫脫硫工場、
2011
年自高雄廠遷建日煉
1.8
萬桶裂解汽油品質提升工場至大林廠,皆
已完成試爐並量產。
同時,為提高重油轉化率,中油自
2006
年開始於大林廠興建日煉
8
萬桶重油轉化(
RFCC
)工場,
並於
2012
11
月初順利進油試爐,
2013
年完成性能測試及量產;至於桃園廠日煉
7
萬桶重油加
氫脫硫(
RDS
)工場投資計畫則因附近居民激烈抗爭,
2012
11
月行政院同意再次緩建
2
年。而
配合大林廠重油轉化工場完工,有足夠粗丁烯當進料,中油自
2008
年開始於大林廠興建日煉
1.4
萬桶烷化工場,已於
2013
年中完成性能測試及量產,以進一步提升汽油品質。另為提高重油轉化
工場生產之混合四碳烴附加價值,以生產高值化石化產品,規劃年產
18
萬噸異壬醇(
INA
)及年產
14.4
萬噸甲基第三丁基醚(
MTBE
)等相關工場合資計畫,預計於
2014
年開始執行、
2017
年量產。
中油油品以充分供應國內為主,多餘則外銷,
2013
年主要油品外銷量約
498
萬公秉,主要銷往越
南、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中國大陸等地。未來仍將持續開發
外銷終端市場,以增進公司整體之最大效益。
13
1...,5,6,7,8,9,10,11,12,13,14 16,17,18,19,20,21,22,23,24,25,...36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