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賞餐桌
品風土
17
文‧圖/董昱、基隆釣客
大海鮮甜 驚艷味蕾
基隆廟口與巷弄美食
▲
藏在巷弄間的小吃,等待饕客來挖寶。
▲
奠濟宮是基隆廟口的地標,由高處眺望能將整個街市一覽
無遺。(盧逸峰/攝)
受惠於海港的依存型態影響,基隆小吃充
滿了濃濃的「海味」,除了食材新鮮以外,營
業時間也都配合漁市場,從下午直到深夜。受
到船隻與季節影響,港都工人的上班時間非常
彈性,小吃也最符合在地需求的飲食型態,將
基隆小吃比擬為海港的副產品也不為過。
以忠、孝、仁、愛為名的市區道路,基隆
廟口所在的仁三路是小吃業者的一級戰場。所
謂「廟口」指的是清同治年間,興建用來祭拜
開漳聖王的「奠濟宮」,在板橋林家仕紳與基
隆居民的合作之下,「奠濟宮」遷移到今天仁
三路所在位址。廟口的小吃文化,則是在日據
時代隨船運和台北崛起而蓬勃發展,逐漸從流
動攤販的聚集地演變成今日所見的市集。鼎邊
銼、泡泡冰、奶油螃蟹等都是此地招牌,能成
為廟口小吃的商家,大多已經營三代以上,用
手藝撐過了歷史的淘選。
除了市場與廟口,旅人可在任何不起眼的
巷弄內,發現屬於自己的深夜食堂。基隆的小
吃可能是家傳好幾代的攤販,也有可能是從南
部北上、想要磨練自己手藝的大廚,當基隆廟
口成為外地人口中的美食聖地時,廟口四周的
巷子也成為在地人尋饕覓食的寶庫。在這裡,
網路上的評價和心得文顯得無比多餘,享受、
沈浸在充滿海風的小吃文化氛圍中,或許才是
深得人心的「食」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