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藝埕,老屋注入創意,成為複合式藝文據點。
2
大稻埕的故事,起於一次奔逃的歷史,在械鬥中吞下敗仗的同安人,
被迫從艋舺遷移至大稻埕定居,卻因禍得福,開啟更燦爛的商貿榮光,從
清代到日據時期,大稻埕一直是台北最時髦的對外門戶,洋行、喫茶店林
立,人們穿著最好的洋服走逛,風情滿街,現隨港口沒落,繁華也隨之靜
默,但近年文化產業吸吮著華麗年代的土壤養分,開始生根成長,飄散花
香淡淡,宛如走過青春而邁向恬靜的少婦,在時代間的風華餘韻,也變得
更加柔細綿長。
大稻埕的興衰,自然地像花開落地,但那偶一為之種下的種子,卻開
出了早期台北城最華美雅致的花朵。走入大稻埕區,能遇見清代外國人居
留區的洋房、日據時期的餐廳,以及迪化街老店的立面風貌,舊昔時光就
這樣凍結,供遊客細看品味。
械鬥播種 花開遍地
位於迪化街
154
號的店舖,是最早扎根大稻埕的老店,為同安人林藍
田所建,起因是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遷居至大稻埕,在此以「林益順」為
名成立第一號店,而當時前後景象荒蕪的店舖,也因原本居住在艋舺的同
安人,大量遷居大稻埕形成繁榮商圈後,一度成為有名的大商號。
油山
玩水